中正大學課程大綱
Soils and Environmental Ecology土壤與環境生態
一、課程概述
人類生存與發展,乃植基於對地球環境資源的消耗,近年隨著環境變遷,人類不斷面臨毀滅性災害,也飽受資源短缺之威脅,這是人類長期忽略生態環境所導致的惡果,因此如何善進保護地球環境的職責,利於延續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是人類的義務也是責任。其中,土壤是一基礎且重要的資源,良好性質的土壤生成,需要長時間且在各方面條件的配合下,方能化育所成,但多數人類對於土壤的了解不多,因此常忽視土壤在環境生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因此影響到人類本身的生活,諸如糧食安全、水源汙染、土地退化等嚴重問題,所以本課程旨在透過深入簡出的內容,介紹土壤的各種基本性質與環境生態之間的關係,希望能提升學生對於土壤知識的了解,能對土壤保育等課題能更加關心。具體目標如下:
1. 認識土壤與土壤的功能
2. 了解土壤基礎理化性質
3. 了解土壤膠體特性與生態環境的關係
4. 了解土壤營養與生態系統循環
5. 認識土壤生物與生態多樣性
6. 認識土壤侵蝕與退化對環境的衝擊
7. 了解土壤化育與分類
8. 了解土壤地理空間分布與自然生態景觀
9. 了解土壤安全議題與永續發展

教科書
1. Brady, N.C. and Weil, R.R. (2014) Elements of the Nature and Properties of Soils, 3r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td.
參考資料
1. 自編講義。
2. Soil Survey Staff (1999) Soil Taxonomy: A Basic System of Soil Classification for Making and Interpreting Soil Surveys,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3. 張仲民 (1987) 普通土壤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4. 陳尊賢、許正一(2002)台灣的土壤,台北:遠足。
5. Chen, Z. S. Hseu, Z. Y., Tsai, C. C. (2015) The Soils of Taiwan. NY: Springer.
6. 王明光等 (2010)土壤生物多樣性,台北:國立編譯館。
7. 自建網站:土壤地理與環境教育資源網https://sites.google.com/view/soil-geography/%E9%A6%96%E9%A0%81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師指定之教科書籍」

請勾選(可複選),並填寫類別:
█上課點名 5% □小考 0% █小組課堂討論作業20% □程式實作 0%
█野外實習報告 20% █個人心得 15% □期中考0% □期 末 考 0%
█期末報告 25% █期中報告15%

評分方式採等第制,A-95、B-85、C-75、D-75、E-55依此類推。

通識課程
核心能力指標
(1)思考與創新 能夠進行獨立性、批判性、系統性或整合性等面向的思考,或能以創意的角度來思考新事物。
(4)公民素養與社會參與 能夠尊重民主與法治的精神、關心公共事務及議題,或能參與社會事務及議題的討論與決策。
(5)人文關懷與環境保育 能夠具備同理、關懷、尊重、惜福等人文素養,或能擴及到更為廣泛的環境及生態議題。
(6)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 能夠善用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進行有效的人際溝通,或能理解組織運作,與他人完成共同的事物或目標。
(9)問題分析與解決 能夠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發現問題,解析問題,或能進一步透過思考以有效解決問題。

二、課程大綱說明文件土壤與環境生態_通識課程教學大綱_新版.docx
三、教材編選
四、教學教法
五、評量工具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師指定之教科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