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課程大綱
Research on childhood and Education童年與教育研究
一、課程概述
碩士班課程大綱
114學年度第1學期
一、課程名稱:童年與教育研究
二、授課教師:顧曉雲 (jennykuu2@alum.ccu.edu.tw,分機:36201)
三、學分數:二學分
四、每週上課時數:兩小時(上課時間,每週四14:10-16:00,上課地點:404室)
五、課程簡介
二十世紀初期以來,西方興起的「新教育運動」(又稱「進步教育運動」)掀起了一股「以兒童為中心」(child-centered)的兒童教育思潮,這股思潮不僅在兒童教育理論上有了焦點上的轉變,歐美各地也產生了不少新式的教育實驗,至今對於歐美及台灣的兒童教育仍有極深的影響。本課程藉由帶領學生閱讀四位新教育(進步教育)運動的重要教育家(包含義大利的Maria Montessori、英國的Bertrand Russell 、A. S. Neill,以及美國的Helen Parkhurst)的經典文獻,協助學生掌握「以兒童中心」的教育信念和原則,以及在此信念和原則下的課程與教學革新,希冀培養學生對於「以兒童為中心」的兒童教育思潮有一正確的瞭解,並對此思潮進行省思。

六、教學目標
基於上述理念,本課程之目標如下:
(一) 探究「兒童中心」之兒童教育基本信念和原則。
(二) 認識「兒童中心」教育思潮之重要教育家及其思想。
(三) 瞭解「兒童中心」教育思潮之課程與教學革新。
(四) 培養學生對於「兒童中心」教育思潮的正確認識以及省思能力。

七、課程核心能力
本課程目標與本所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標相關性程度如下:
(1至5分為符合程度,5分代表完全符合)

核心能力 相關程度
1 2 3 4 5
具備教育基礎研究專業知能 V
運用教育研究方法能力 V
具備教育專業知能與情操暨社會與情緒學習能力 V
具備教育問題解決、批判思考能力暨教育實踐智慧 V
展現國際前瞻視野與在地教育關懷 V
*本學科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國際論壇」 (2015) 所提出 環保、社會與經濟三大主軸議題,並聚焦在 SDG 4 優質教育 (Provide Quality Education):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八、教學進度
日期 課程內容 指定閱讀材料
1 9/11 課程介紹
「兒童中心」教育思潮的原則 Cobb, S. (1928). 新教育的原則及實際 (Ch1)(崔載陽譯)。
2 9/18 Maria Montessori(一) 《蒙特梭利教學法》Ch1-Ch5
3 9/25 Maria Montessori(二) 《蒙特梭利教學法》Ch6-Ch11
4 10/2 Maria Montessori(三) 《蒙特梭利教學法》Ch12-Ch16
5 10/9 Maria Montessori(四) 《蒙特梭利教學法》Ch17-Ch22
6 10/16 Bertrand Russell(一) 《教育論》導言-Ch2
7 10/23 Bertrand Russell(二) 《教育論》Ch3-Ch7
8 10/30 Bertrand Russell(三) 《教育論》Ch8-Ch13
9 11/6 Bertrand Russell(四) 《教育論》Ch14-結論
10 11/13 A. S. Neill(一) 《夏山學校》第一篇
11 11/20 A. S. Neill(二) 《夏山學校》第二篇
12 11/27 A. S. Neill(三) 《夏山學校》第三~五篇
13 12/4 A. S. Neill(四) 《夏山學校》第六~七篇
14 12/11 Helen Parkhurst(一) 《道爾頓實驗室計畫》Ch1-3
15 12/18 Helen Parkhurst(二) 《道爾頓實驗室計畫》Ch4、5、7
16 12/25 行憲紀念日放假
17 1/1 開國紀念日放假
18 1/6 期末報告繳交

九、授課方式
(一) 課堂討論:學生報告各週閱讀內容,並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課堂討論。
(二) 學生口頭報告:學生就選讀的章節在課堂上口頭報告。
(三) 選讀文章研讀與作業:學生於每週上課前閱讀指定章節,並撰寫讀書心得(以一頁A4為原則,內容可包含摘要、心得、評論等),於每週上課時帶到課堂上討論,請勿補交或缺交。

十、評量方式
(一) 出缺席與平時表現 (20%)
※因故無法前來上課,請於上課前以email或電話向老師說明原因,請假以三次以內為原則,未請假者視同無故缺席。無故缺課三次或請假超過三次以上視同退選。
(二) 學生口頭報告(35%)
(三) 讀書心得(45%)


十一、參考書目
(一)中文
周欣(譯)(1994)。M. Montessori著。蒙特梭利教學法。台北:五南。(自行購買)
王克難(譯)(2003)。A. S. Neill著。夏山學校—實踐自由發展,見證愛的教育。台北:遠流。
陳金芳、趙鈺琳(譯)(2005)。H. Parkhurst著。道爾頓教育計劃。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靳建國(譯)(1991)。B. Russell著。教育論。台北:遠流。
崔載陽(譯)(1971)。S. Cobb著。新教育的原則及實際。台北:臺灣中華。

(二)英文
Boyd, W. & Rawson, W. (1965). The story of the new education. London: Heinemann.
Chattin-McNichols, J. (1992). The Montessori controversy. Albany: Delmar Publishers. Inc.
Cobb, S. (1928). The new leaven: Progressive education and its effect upon the child and society. NY: The John Day Co.
Croall, J. (1983). Neill of Summerhill: The permanent rebel.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Gettman, D. (1987). Basic Montessori: Learning activities for under-five. Oxford: Clio Press.
Hainstock, E. (1986). The essential Montessori. NY: A Plume Book.
Hemmings, R. (1972). Fifty Years of Freedom: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deas of A. S. Neill. Lonod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
Kliebard, H. M. (1995). The Struggle for the American Curriculum: 1893-1958. NY: Routledge.
Kramer, R. (1976). Maria Montessori: A biograph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ger, D. (1983). Helen Parkhurst and the Dalton Plan: The life and work of an American educator. PhD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Lillard, P. P. (1972). Maria Montessori: A Modern approach. NY: Schocken Books.
Lynch, A. J. (1924). Individual work and the Dalton Plan : A full account of the working of the Dalton Plan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George Philip.
Orem, R. C. (1971). Montessori today. NY: Capricorn Books.
Rugg, H. & Shumaker, A. (1969). The child-centered school: An appraisal of the new education. NY: Arno Press & the New York Times.
Selleck, R. J. W. (1968). The New Education. London: Sir Isaac Pitman & Sons Ltd.
Selleck, R. J. W. (1972). English primary education and the progressives, 1914-1939
Semel, S. F. (1992). The Dalton Plan. NY: Peter Lang.
Standing, E. M. (1957). Maria Montessori: Her life and work. NY: A Mentor Book.
Stand, E. M. (1966). The Montessori revolution in education. NY: Schocken Books.
Stewart, W. A. C. (1972). Progressives and radicals in English education: 1750-1970.
Vaughan, M. (Ed.) (2006). Summerhill and A. S. Neill. NY: Open University Press.
Wentworth, R. A. L. (1999). Montessori for the new millennium. Mahwah, N. J.: LEA Publishers.

二、課程大綱說明文件課程大綱--童年與教育研究.pdf
三、教材編選
四、教學教法
五、評量工具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師指定之教科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