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課程大綱
Physical Education: Body Sculpture (I)體育:身材雕塑(一)
一、課程概述
課程內容:
學科包括運動基本原理,體適能觀念,體重控制,及身材雕塑
術科包括各種有氧,重量訓練及伸展方法
學習目標:以學、術科兩種教學模式,利用有氧、肌力、與伸展運動訓練最新的研究資訊,讓學生瞭解肌肉訓練、肥胖防治與健康的基本原則與訓練技巧。學科包括運動基本原理,體重控制,及身材雕塑;術科包括以各種居家、教室、辦公室重量訓練(室內肌力訓練,好玩的彈力帶、抗力球、水啞鈴、徒手重量訓練核心訓練及全身性肌肉伸展方法抗力球、啞鈴、徒手肌力)、高強度核心間歇訓練及全身性伸展方法而達到身材雕塑的目的。
第一週:迎新,體適能課的介紹,上課要求,成績評量標準; 暑假休閒生活經驗
第二週:體適能與健康生活行爲、低衝擊基本動作 、啞鈴肌力
第三週:體適能與身材測量,分析,與目標的訂定
運動訓練的正確姿勢(身體中心線、關節活動、雙腳位置、節奏快慢、呼吸)
第四週:高強度間歇訓練~TABATA、體重控制運動處方(運動、營養、健康行爲)
第五週:抗力球肌力訓練、欄杆伸展;身體活動、體適能與健康的相關性
第六週:減重間歇走路及跑步 (健康走路、體適能走路)、戶外間歇跑步
第七週:高強度核心間歇訓練(HIIT地板肌力)、柔軟度運動處方
第八週:階梯功能性體適能動作、徒手肌力
第九週:壺鈴有氧;啞鈴及槓片的肌力訓練
第十週:TABATA有氧及兩人運動、欄杆伸展、認識受傷的動作
第十一週:核心基礎訓練(FT)、彈力帶、肌力與肌耐力運動處方及好處
第十二週:健身房有氧及重量訓練機器、肌力與肌耐力運動處方及好處
第十三週:最大肌力的測試:健身房
第十四週:能量瑜珈、活動度訓練、及肌筋膜放鬆練習
第十五週:室內多功能循環、肌力有氧間歇訓練遊戲
第十六週:術科考試:有氧/肌力/伸展訓練之團體教學、心得報告
二、課程大綱說明文件2025.9_大二體育課_身材雕塑.doc
三、教材編選
四、教學教法
五、評量工具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師指定之教科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