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課程大綱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Act and New Tobacco Hazards Prevention Act全民健康保險法與新制菸害防制法
一、課程概述
人權保障是普世民主觀念,時代潮流趨勢,醫療人權是否發達是國家進步的指標。政府應重視及解決民眾的健康問題,為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權之實現,我國於1994年8月9日制定公布全民健康保險法(下稱健保法),1995年3月1日施行迄今逾29年,對於醫療衛生體制之發展與國人的生命醫護健康福祉,有重大影響。
全民健保財務長期入不敷出,至2009年累計虧損達新臺幣(以下同) 600億元,經歷許多的財務挑戰、政策或費率調整,以及2011年1月26日健保法全文修正(即二代健保)歷程;為擴大費基,2013年1月1日起除收取一般健保費,並開始徵收補充健保費。健保財務規模從開辦時約2,000億元,至2022年已超過8,000億元,2023年增至8,364.24億元。而2016至2024年健保總額預算自6,196億元成長為8,364億元,年平均成長率已高達4.37%。然2024年健保總額較2023年,更成長至4.7%,驟增391億元,來到歷史新高8,755.33億元。
因人口快速老化、醫療科技進步、民眾需求增加等因素之影響,全民健保之收入與支出,長期有2%以上的落差,近幾年健保財務累計虧損逾400億元,2021年起保費雖再次調整(一般保險費費率從4.69%調升至5.17%;補充保險費費率從1.91%調升至2.11%),但調整不足,導致2021年12月底止,虧損仍達175.810億元。政府為解決健保醫療服務點值偏低,「一點不等於一元」,2024年將動用健保基金43.3億元補貼點值,造成健保安全準備提早至2026年用罄。以健保基金補貼點值是否合法?以及健保財務長期失衡,能否永續經營?收支連動相關規定是否合理?值得關切。
本課程以多元主題方式,介紹健保法各章重要內容,引導財法系學生關心與瞭解健保財務與國家財政之關聯,以及影響全民健康保險財務平衡的因素,進一步探討如何有效開源(例如:擴大費基、調整部分負擔、開徵酒品健康福利捐、調高菸品健康福利捐;開徵富人稅等)與節流(例如:抑制無效醫療、稽核健保詐欺、落實轉診等),以減少健保制度的運作風險,並符合公平正義。
菸品燃燒後可釋放出7千多種化學物質,其中93種屬致癌成分,WHO於2020年估計,全球每年有800多萬人因吸菸引起癌症、心血管疾病、中風、肺氣腫等疾病而死亡;其中超過700萬人死亡與吸菸有直接的關係,另有約120萬名不吸菸者因二手菸而死亡;長期吸菸者因吸菸,損失平均10年的生命。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27,000人死於吸菸所致相關疾病,90%的肺癌、95%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的心血管疾病所引起的死亡與菸害有關。菸害引發的疾病和死亡,不但耗損大量健保醫療資源,35歲以上可歸因於吸菸疾病之經濟成本,每年約1,441億元,占全國 GDP的1.6%,對社會造成極大的負擔。
我國於1997年3月19日制定公布菸害防制法,同年9月19日施行,由於法未周延,遂於2007年7月11日全文修正公布,自公布後18個月施行。有鑑於電子煙及加熱菸等新類型的產品出現,極易吸引民眾因好奇接觸使用,進而成癮,尤其以青少年最為嚴重。為保護兒童及青少年遠離菸害,提供無菸害的健康成長環境,並考量國際菸品管理趨勢,菸害防制法於2023年2月15日全文修正公布,全面禁止電子煙之類菸品、提高禁止吸菸年齡、增加菸品容器警示圖文標示面積、擴大禁菸之室內外公共場所、加重罰責等。
本課程一併介紹最新菸害防制法之規範重點內容,從健康權與健康促進出發,培植學生對於課程核心議題的觀察、分析能力,關注:健康與健保醫療之關係、瞭解疾病/菸害對於個人/社會的影響,加強個人對健康照護的自我責任意識等。
二、課程大綱說明文件113.9.12(113-1中正財法系)全民健康保險法與新制菸害防制法課程大綱.pdf
三、教材編選
四、教學教法
五、評量工具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師指定之教科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