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課程大綱
課程名稱(中文): 社區組織與發展 開課單位: 犯罪防治學系(Department of Criminology)
課程名稱(英文)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課程代碼 3452085_01
授課教師: 蔡宜延 學分數 3
必/選修 選修 開課年級 2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社會工作概論
團體工作
課程概述:
社區是社會工作方法之一。本課程介紹社區組織與發展的概念、原則與實務。課程內容包括:社區概念與社區整合、社區發展原則、社區工作模式、社區組織、社區媒體、社區資源等。
學習目標:
1. 一、社區工作的相關概念、理論與模式。 二、社區工作的實務方法-能力建構、網絡建構與方案的規劃與評估。 三、瞭解國內社區工作的實務。 四、瞭解台灣社區工作的發
教科書:

課程大綱 分配時數 核心能力 備註
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講授 示範 隨堂作業 其他
課程介紹
1.介紹社區工作
2.評分標準
3
 社區工作的基本概念
1.1 社區工作的意義
1.2 社區工作的目標與範圍
1.3 社區工作的專業特性
1.4 社區工作的實務特性
1.5 與社區工作相關的其他概念
3
  社區工作的歷史發展
2.1 英國
2.2 美國
2.3 聯合國的推動
2.4 臺灣
3
社區工作的要素
3.1 社區
3.2 社區居民與組織
3.3 社區意識
3.4 願景
3.5 資源
3
社區工作的要素
3.6 社區工作者
3.7 方案與計畫
3.8 社區工作要素的整合與功能發揮
3
社區工作的程序
4.1 社區工作的實務歷程
4.2 起步階段
4.3 評估階段
4.4 發展專業服務規劃階段
4.5 工作階段
4.6 擴大工作階段
4.7 永續工作階段
4.8 結案階段
3
社區工作的價值與原則
5.1 價值的意義與對助人工作的重要性
5.2 社區工作的價值與原則
5.3 社區工作原則:合作與互助
5.4 社區工作原則:參與
5.5 社區工作原則:民主與自決
5.6 社區工作原則:培力與自立
3
社區工作者的角色與知識基礎  
6.1 社區工作者的角色
6.2 社區工作者在專業服務工作歷程中的角

6.3 社區工作者的專業能力
6.4 專業社區工作服務記錄
6.5 社區工作的知識基礎
6.6 核心與主題專業知識
3
期中考
交社區報告
3
社區實務1
社區參訪
3
以社區幹部為對象的實務工作技術  
8.1 發展社區願景
8.2 籌備與主持會議
8.3 規劃與執行方案
8.4 社區能力建構
8.5 社區培力
3
社區工作的理論與工作模型  
9.1 社區工作理論與工作模式
9.2 常運用於社區工作中的理論
9.3 Rothman的三大社區工作模式
3
社區產業發展  
10.1 地區產業發展在社區工作中的重要性
10.2 發展地區產業的基本原則與實務作法
10.3 臺灣的社區產業發展概況
10.4 地區產業發展中的可能矛盾
3
社區實務2
社區參訪
3
社區報告1
分組報告
3
社區報告2
分組報告
3
社區報告3
分組報告
3
期末考
繳交社區報告
3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師指定之教科書籍

教學要點概述:
1. 教材編選(可複選):自編簡報(ppt)教科書作者提供
2. 教學方法(可複選):講述板書講述
3. 評量工具(可複選):上課點名 20.00%, 隨堂測驗0%, 隨堂作業20.00%, 程式實作0%, 實習報告0%,
                       專案報告0%, 期中考0%, 期末考30.00%, 期末報告30.00%, 其他0%,
4. 教學資源:課程網站 教材電子檔供下載 實習網站
5. 教學相關配合事項:

課程目標與教育核心能力相關性        
請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