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課程大綱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I)啟蒙運動史(一)
一、課程概述
啟蒙運動史為兩個學期的課程,內容以十七世紀晚期至十八世紀歐洲的啟蒙運動為題,帶領學生探索啟蒙運動的起源、特質及其與現代社會的聯繫。啟蒙運動史(一)概述「啟蒙哲士與他們的產地」,啟蒙運動史(二)則聚焦啟蒙運動的多面特質。

啟蒙運動,或稱啟蒙時代(Age of Enlightenment),通常被認為是個跨越地域的思想運動,其成員強調理性、反對專制、提倡自由與人權……等。不過,隨著時間和地域的不同,啟蒙文人的思想也呈現了不同的風貌。因此,史家對於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一詞該寫作單數或複數各有看法,一元性與多樣性也成為啟蒙運動的史學研究的重要課題。為檢視啟蒙運動之「思想一致性」與「地域文化差異」這兩項命題,本學期課程的前兩個單元從空間的角度切入,第一單元引介啟蒙運動的起源及其在歐洲各地的發展概況,第二單元則探討啟蒙文人之思想交流場域如何使跨越國族與宗教之「文人共和國」成為可能。課程進入第三單元後將進一步放寬視野,一探啟蒙思潮之全球擴散及其遺產。

本學期的課程包含兩節講演課和一節討論課。討論課用作指定史料暨讀本的口頭發表與討論(佔總成績30%)。選擇當週史料的同學將進行兩階段的導讀:第一階段、口頭報告史料內容(可使用AI輔助);第二階段、由導讀者設計包含3道題目的學習單,然後帶領修課的同學進行討論。此外,導讀的同學請於隔一週上課時繳交一篇1000字以內的書面作業(史料評述,佔總成績20%),內容為所導讀之史料摘述與討論精華意見整合。
二、課程大綱說明文件[中正大學課程大綱] 114-1 啟蒙運動史一 (version_2).pdf
三、教材編選
四、教學教法
五、評量工具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師指定之教科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