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課程大綱
課程名稱(中文): 藝術賞析與創作技法表現 開課單位: 文學院學士班(College of Humanities (Undergraduate))
課程名稱(英文) Art Appreciation and Creative Techniques 課程代碼 1013249_01
授課教師: 戴明德 學分數 3
必/選修 選修 開課年級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以各相關藝術文物學科為先備,本學科為促進對藝術鑑賞之作品實務解析,對創作技法之實務操作表現,從練習到應用。
課程概述:
一、教學內容:
分別以藝術作品欣賞和分析評論進而創作技法研究與表達,增進同學美學的品味與鑑賞真偽和分析作品優劣之識別分析。具備美感通識概後,加強同學對創作技法進一步探討。並加強藝術概論理論基礎,提供同學重要考試之基礎教程。
二、示範教學:
1.教學內容從素描、水彩、亞克力、水墨、複合媒材等材質分別示範,並讓同學實際繪製表現。
2.讓同學從創作材質特性去體會個素材之流動性、厚重感之創作流程與感動。
3. 從美的起源,藝術的特質,藝術的類別引導同學體認藝術的概念。
三、教學進度與評量:
藝術創作技法可透過技法分析與實作之示範表演,進而反射給同學實 驗、實際應用材料,從基礎描繪到自由塗鴉書寫,到直覺繪畫表現,建立美 學概念與己法經驗的基本人文素質。其教學進度由簡入身世其學習程度和氛圍自動調整。並訂定主題加以發揮。
評量,視其出席、技法、表現能力,學習態度等評量。
學習目標:
1. 教導同學感受欣賞的成長喜悅,對藝術的解析能力,進而增益繪畫技法之養成。
2. 教導同學對藝術理論之認識,讓創作實務中從欣賞與理論和技法相輔相成。
3. 讓同學平時體驗美的感知與價值,在紮實的基石中演練創作技法表現出成熟自然繪畫語彙。
4. 補充藝術學裡概念,深化藝術理論基礎之落實。
教科書:
曾蕭良,2016,藝術概論,三藝出版
李美蓉,2006,視覺藝術概論,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曉燕著,2004,浪人˙秋歌˙張義雄,台北市雄獅叢書
倪朝龍著,2016,畫道˙行者˙陳銀輝,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
郭明福著,1997,風景水彩進階,台北藝術圖書

課程大綱 分配時數 核心能力 備註
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講授 示範 隨堂作業 其他
打開藝術概論認識藝術
分三周進行講授。在藝術賞析課程中從基本的理論授課,欲連結下學年藝術概論課程的彩蛋預告。
以課程中提及的藝術項目為示範作業樣本的練習模繪表現。
6 3
認識在地藝術家作品賞析: (一)陳澄波作品 (二)林玉山作品 (三)陳銀輝作品 (四)陳哲作品 (五)林國治作品 (六)張義雄作品
鑑賞諸位在地前輩術家的創作過程,認識其作品特色及風格、技法表現的解析。
分別以三小時為一位藝術家單元,從圖解理念製作品實作進行體驗。
講授藝術家創作技法並示範其材質解析。
課堂中介紹的藝術家作品特質進行作品對法語技法仿作。
6 6 6
認識國際名家作品賞析
趙無極、朱德群、常玉、巴斯奇亞、培根等世界名家作品之賞析。
分別以三小時介紹一位大師作品,分別解析較紹朱大師創作風格、特色與技法及其對藝術發展的影響力。
以大師作品做為學習範例,透過作品的仿效體會其繪畫層次之流程。
5 5 5
從印象派-抽象畫-超現實繪畫,擴展同學的藝術視野。
分析各畫派的起源始末及對美術史的影響。
這些課程對非美術科系的同學,應該會是藝術基礎概念的建構與基本認知。
分別引導同學以繪畫實作,來學習此三項風格的技法流程。
3 3 3
總結
總和本學習授課的檢討與結論。指講授總結論並讓同學繳交期末學習報告。
3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教師指定之教科書籍

教學要點概述:
1. 教材編選(可複選):自編簡報(ppt)教科書作者提供
2. 教學方法(可複選):講述板書講述
3. 評量工具(可複選):上課點名 30.00%, 隨堂測驗0%, 隨堂作業30.00%, 程式實作0%, 實習報告0%,
                       專案報告0%, 期中考0%, 期末考0%, 期末報告40.00%, 其他0%,
4. 教學資源:課程網站 教材電子檔供下載 實習網站
5. 教學相關配合事項: 本學期上課時數3節課,時間較充裕。前堂課為作品、風格、材質、欣賞、分析,餘堂以實務技法練習表現。

課程目標與教育核心能力相關性        
請勾選: